上海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域持续促进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协同发展和治理,多年来深耕不辍,积累了怎样的探索和创新?

  由上海市医改办、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医保局、上海市药监局指导,由《解放日报》联合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市卫生经济学会协办的第六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今天召开发布交流会。来自创新举措获奖单位和机构的相关管理者从各自角度讲述“三医联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医保医疗医药协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提升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上海强化“四大功能”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创新药械发展,上海完善多元支付机制,以此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所长朱诗翀在交流会上介绍,上海出台《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28条”),通过9方面措施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做优做强“沪惠保”,同时优化基本医保政策、促进创新药械临床应用。

  目前,上海在DRG/DIP支付方面予以倾斜,将创新药械纳入支付改革新技术激励范围,实现定点零售药店和门诊统筹,同时扩大医疗服务项目和器械的医保支付范围,至今累计将76个新增服务项目、90个医用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下一步,全市还将在完善基本医保支持政策之时,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尽快形成由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共担的多元支付机制,通过完善后端支付机制,稳定前端产业市场预期,降低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服务创新药品上市方面,上海推出“一清单、两优化”。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副主任李香玉在交流会上透露,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大关,正在建立以品种为主线的药品全生命周期技术监管和服务创新模式。所谓“一清单、两优化”,即在研重点药物服务清单,优化服务方式和工作程序。目前全市共有35个药品重点项目,服务方式上具体排摸创新产品注册需求,跨前服务指导,引导企业少走弯路,服务流程上优先安排注册抽样、生产现场核查以及临床试验核查等。

  2023年已有两家上海企业自主创新产品成功出海,创新药国际化进程按下“加速键”。下一步全市将继续加速药品注册程序进程,按照药物研发阶段以及品种、项目重要性分级服务管理,持续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医疗机构定位创新,鼓励科技转化造福于民

  科技创新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知识产权则是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命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在交流会上介绍:医院让专利走向市场,构建公立医院成果转化全流程管理体系。“十四五”规划中,医院已明确“以高价值专利为核心,向前覆盖专利挖掘与布局、向后延伸到转移转化”的管理机制,鼓励院内发明创造和新产品研发,以临床问题结合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研发,有目的、前瞻性地开展专利分析、专利布局等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全院“盘活”知识产权,将医务工作者的专利转化落地形成可使用的新药新械,实现成果转化“凤还巢”。吴皓表示,“医院的一切发展成果要真正落实到解决临床复杂疑难疾病和患者就医的问题上。在推进成果转化项目时,谨记患者受益的核心原则,从专利培育到成果转化项目的遴选、推进,再到与企业对接及产品化跟进,将患者利益摆在首位,是医院发展的方向盘。”

  在上海,小社区也有大作为。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携手专业机构,打造全市首家社区儿童视觉健康管理中心。中心主任王永鹏在交流会上介绍:织牢家门口的医疗健康管理网底,中心携手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视觉健康管理中心,已建好2.0版本“整合型、智慧化、家门口”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视觉健康管理中心、视觉康复中心以及视觉健康护理中心。迄今中心已为542人次开展视功能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和康复服务,各类康复项目总共服务7903次。

  建立长效机制、赋能专业能力,社区医生如何“练内功、补短板、组团队、建模式”?中心以儿童为抓手带动家庭成员的签约,2021年就实现社区居民有效签约率达到83.89%,同时选派医务人员前往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进修,引进同质化的诊疗和康复设备,成立“眼”健康管理工作室,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已构建连续、全程、整合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新范式,由此让群众就近就能获得更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另悉,作为全国率先开展的省级十大医改创新举措评选,“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自2017年举办以来社会反响热烈,累计262家单位申报451条举措,共评出60个创新举措、108项提名奖。第六届评选共有74家单位推荐申报89条举措,最终产生10项获奖、20项提名奖。